明星后援团 > 明星资讯 > 每个人都想撕掉自己的标签 田朴珺只是太用力了

每个人都想撕掉自己的标签 田朴珺只是太用力了

2016-07-05 10:58
来源于:腾讯娱乐

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“新世相” 微信号:thefair2

文/世相君

这是 新世相 的第 160 篇文章

我很反感用“捞”这种词形容一个女人。今天这个词被用在田朴珺的身上,我中午看到以后,很不舒服,跟同事说,这个话题实在应该写一下。到了晚上,发现还在想着这种事,所以,干脆从一个早就想谈的日常角度来聊聊这件事。

客观看待人生这件事的话,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是一种向全世界捞的过程。没有人活着而不希望获取什么东西,创业是希望捞钱捞成就,工作是为了捞钱捞认可,恋爱是为了捞另一个人的爱和付出,上学是为了捞知识捞学历。都是竭尽所能获取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的人,没必要去指责别人获取什么是“捞”。我们该指责的往往是手段不正当,而不是捞这个行为本身。

田朴珺引起争议还有另一个原因。她太过用力地想要撕掉自己身上的标签。

刚好,前几天看到马薇薇在她的新节目《黑白星球》里发起了一次关于“地图炮”的讨论。里面提到了标签和偏见。当时,有人在节目里说了这样一句话:偏见是一种宿命。

偏见是一种宿命,但没有人能接受。田朴珺也是一样,她对自己的很多主动阐述,是因为“王石女朋友”这个身份引起太多人关注开始的。人们在四年后仍没有放弃对这件事情的兴趣,也是因为田朴珺努力地想撕掉自己这个标签。

更像是田朴珺自己没有放过这件事。她既没有接受它,也没有忘记它。

人很难不在某一个标签里。很多动作变形,都来自对“标签”本身的对抗。

我很小的时候,有一部电视剧叫做《打工妹》,讲的是几个农村姑娘去深圳打工并且面对城市生活的故事。因为身在农村,当时我对这样的题材极为敏感,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,当时“打工妹”是对农村进入城市的女孩的通行称呼,女主角小芸进入工厂并且升职之后,花费最大的力气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一个“打工妹”,追求城里人的谈吐、穿着、首饰、恋爱。最后她发现自己失败了。

实际上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,为了“不让人们把我当成那个我”,人们做了特别多的事情。

人们通常想撕掉的标签通常有两种:

1,天生的标签,比如出生地,或者自己的出身阶级,比如“农村人”。

生活里比较常出现的状况是,当别人问“你是哪里人”,我们往往最讨厌对方得到回答后脸上露出的恍然大悟的表情。人们讨厌这种不可选择的、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定义。

从农村到城市生活的人,经常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真正的城市人,努力地变得更时尚、更有“见识”、更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。比如一定要穿好看或名牌的衣服、跟城市人谈恋爱,努力融入这个环境,摘掉自己不可选择的“农村人”标签。

2、自己曾经追求的,但拥有了之后又轻视的。

关于打工妹,我知道数不清的故事。我的同事 cassie 有一个表姐,生在农村,13岁就辍学到广东打工,20岁回到家乡的时候一头黄发,穿黑色的Polo衫和牛仔裤,听任贤齐的磁带,是村子里第一个染发的年轻人。那时候的打工妹意味着时髦、从大城市回来的人。

后来她搬到了城里,再也不愿提自己的南下打工经历,也基本不提自己曾经的打工妹身份。在城里,打工妹不是一个很好的标签,它意味着没有文化、没有体面的工作。——这是随环境而变成“弱势”的标签。

“文艺青年”也是一个这样的标签。去看看那些经常被人称为文艺青年的人,他们其实花了很多时间让自己过文艺的生活,读书,旅行,轻视现实。但是,当他们做到了这种既喜欢又擅长的事情,他们开始拼命否认自己是“文艺青年”,并且为此很刻意地学着别人调侃、俗气。

为了跟王石在一起,田朴珺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,这种努力丝毫不值得批评——假如一个人没有为得到自己的爱情付出过努力甚至痛苦的坚持,那这个人大概不知道人生真正的味道。但成为王石的女朋友后,她开始追求“独立女性”的标签。她写书、接受采访、拍摄纪录片、参加讲座,不断传达的主题基本一致:我是一个独立的女人;在爱情里我才是被追逐的那一方。

她不断强调工作第一、男友第二。为了证明这一点,她会主动讲起自己因为开会屡次按掉王石的来电,从没做过主动飞去另一个城市看望男友的事,更没给对方做过饭。也是她主动在专栏里提到自己拒绝了王石的求婚。她会描述自己在纽约求学前期受到的苦,却对自己为这段感情的付出不愿多言。好像只有事业才值得追求,而感情确是轻而易举得到的。

为什么反对标签?这也正是标签带来的恶果。标签让很多人感到不自在,他们为了否定标签,也否定了自己曾非常看重、花费很多努力追求的事情。不只是田朴珺,这样的人比比皆是。比如,奋斗多年成为成功的商人之后,为了扔掉“暴发户”的标签,笨拙地买艺术品、在办公室挂上奇怪的画作。再比如:很多未出道的演员都希望靠自己的外表成为巨星,但几乎每一个人成为巨星之后,都会拼命地证明自己是演技派,证明自己出了表演还能做导演。前几天我听人说了一个很红的女演员的故事,她很意外地拒绝当导演,我想,这需要特别强大的安全感和自信。

田朴珺也是这样,她之后的所有动作,就是不希望人们把关注点放在她努力的过程上,她希望达成的效果很像那句话:“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看起来毫不费力。”

她自己是这样说的:“现代版的灰姑娘除了要穿上水晶鞋外,还要自带个城堡。”

人们无法遏制拼命撕掉自己身上标签的努力,因为这些标签给人带来强烈的不安。

我们总想要撕掉那些更“弱势”的标签,因为它们有被污名化的可能——毕竟这是一个“文艺青年”和“情怀”也会被众人嘲笑的年代。人们在潜意识中会将“农村人”、“暴发户”等做负面理解,它们像定时炸弹,一不小心,就会带来歧视、伤害、排斥或拒绝。

更重要的是,我们总害怕标签限制了自己的可能性。就像那些成功的喜剧演员更想挑战悲情角色,因为他们担心任何一个标签,哪怕是正面的标签,也让自己被限定,无法突破,好像“我就是这样了”。

但人们撕掉标签的努力却往往不成功。

一种原因是,我们在否定的是既定的事实。事实是永远也撕不掉的。想否认自己的农村基因,想否认自己的地域,只会让自己永远和自己的本质冲突。

另一个原因是,我们越拼命挣扎,结果反而越凸显。

田朴珺最近一次演讲中,她提到:“我发誓这辈子不要依靠男人,我发誓我一定要比男人强。”——“发誓”两个字如此用力。是她自己不愿放弃挣扎,人们也就没有放弃议论她。

既然标签是无法避免的,随之而来的偏见也是无法避免的,我们该如何对待它?

偏见是无法避免的。人生而带着偏见。正确对待它的方式并不是拼命地抗争和甩掉它——像我们上面说的,拼命想甩脱标签,正式标签会带来伤害的最大原因。

你要做的可以是接受它,无视它,也可以捍卫它。

在很久之前,我就意识到自己无法摆脱“农村人”这个身份。不需要否认,一开始它的确会带来痛苦,带来不自信和敏感。到后来,我又发现自己不接受“文艺青年”这个称呼。不久前,我又很讨厌自己身上的“文化人”这个标签。

最后,我是通过一个很简单的思路摆脱了这种对标签的敌意,并且坦然接受它:我发现越是对抗,它们就越带来伤害。我会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这件事上,为了摆脱这件事去做很多自己本来不应该做的事情,结果越来越糟,自己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。

而当我决定不管这些标签,让自己做出超过这些标签的事情时,它们变得服帖起来。我是出生在农村的,我曾经是个文艺青年,我现在想当一个商人。但没关系,因为我体面,我讲逻辑,我带着轻微的理想主义。表情并没有限制我。

当有了标签不能限制自己的自信,一切标签就都变得软弱无力。田朴珺其实已经不需要害怕标签了,她做了很多标签无法限制的事情。她有更好的方式对抗人们给她贴上的标签。而那些调侃批判她的人也不妨问问自己:你真的没有为了撕掉一个标签而拼命做过什么事情吗?

相关阅读